免費下載!
[!--downpath--]力知識歸納
1.哪些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互相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大氣壓強表達式為,也同時遭到前者對它的力)。3.力的作用療效: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物體形狀或容積的改變,稱作形變。)
4.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合是N。1牛頓大概是你拿起兩個蛋黃所用的力。
5.實驗室測力的工具是:彈簧測力計。
6.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與遭到的拉力成反比。7.彈簧測力計的用法:(1)要檢測表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倘若不是,則要調(diào)零;(2)看清最小刻度和檢測范圍;(3)輕拉秤鉤幾次,看每次松手后,表針是否回到零刻度,(4)檢測時彈簧測力計內(nèi)彈簧的軸線與所測力的方向一致;⑸觀察讀數(shù)時,視線必須與刻度盤垂直。(6)檢測力時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阻值。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稱作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療效。
9.力的示意圖就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具體的畫法是:(1)用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2)延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個圖中有幾個力,則力越大,線段應越長。有時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圖標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體因為月球吸引而遭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11.重力的估算公式:G=mg,(式中g(shù)是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g=9.8牛頓/千克,在簡略估算時也可取g=10牛頓/千克);重力跟質(zhì)量成反比。12.重垂線是依據(jù)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原理制成。13.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14.磨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早已發(fā)生相對運動時,都會在接觸面是形成一種制約相對運動的力,這些力就叫磨擦力。
15.滑動磨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guān)系。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磨擦力越大。
16.減小有益磨擦的方式:減小壓力和使接觸面粗糙些。
減少有害磨擦的方式:(1)使接觸面光滑和降低壓力;(2)用滾動取代滑動;(3)加潤滑油;(4)借助氣墊。(5)讓物體之間脫離接觸(如磁懸浮火車)。
浮力和壓強知識歸納
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2.浮力:物體單位面積上遭到的壓力叫浮力。
3.浮力公式:P=F/S,式中p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1帕=1牛/米2,壓力F單位是:牛;受力面積S單位是:米2
4.減小浮力方式:(1)S不變,F(xiàn)↑;(2)F不變,S↓(3)同時把F↑,S↓。
而減少浮力方式則相反。
5.液體浮力形成的緣由:是因為液體遭到重力。
6.液體浮力特征:(1)液體對容器底和壁都有浮力,(2)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浮力;(3)液體的浮力隨深度降低而減小,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浮力相等;(4)不同液體的浮力還跟密度有關(guān)系。7.*液體浮力估算公式:,(ρ是液體密度,單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體自由液面到液體內(nèi)部某點的豎直距離,單位是米。)
8.依照液體浮力公式:可得,液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guān),而與液體的容積和質(zhì)量無關(guān)。
9.證明大氣浮力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qū)嶒灐?span style="display:none">Ee4物理好資源網(wǎng)(原物理ok網(wǎng))
10.大氣浮力形成的緣由:空氣遭到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大氣浮力隨高度的減小而降低。
11.測定大氣浮力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12.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是:氣壓計,常見氣壓計有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
13.標準大氣壓:把等于760毫米水銀柱的大氣壓。1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火柱。
14.沸點與氣壓關(guān)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降低時增加,氣壓減小時下降。
15.流體浮力大小與流速關(guān)系:在流體中流速越大地方,浮力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浮力越大。
1.壓強:一切溶入液體的物體,都遭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下的力,這個力叫壓強。壓強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物體在空氣中也遭到壓強)2.物體浮沉條件:(開始是浸入在液體中)方式一:(比壓強與物體重力大小)
(1)F浮G,下浮(3)F浮=G,漂浮或懸浮
方式二:(比物體與液體的密度大小)
(1)F浮G,下浮(3)F浮=G,漂浮。(不會懸浮)
3.壓強形成的緣由: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遭到液體對它的向下和向上的壓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溶入液體里的物體遭到向下的壓強,壓強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遭到的重力。(浸入在二氧化碳里的物體遭到的壓強大小等于它排開二氧化碳遭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6.估算壓強方式有:
(1)稱量法:F浮=GF,(G是物體遭到重力,F(xiàn)是物體溶入液體中彈簧秤的讀數(shù))
(2)壓力差法:F浮=F向下-F向上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適宜懸浮、懸浮)7.壓強借助
(1)客輪:用密度小于水的材料弄成空心,使它能排開更多的水。這就是制成客輪的道理。
(2)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xiàn)浮沉。(3)汽球和飛艇:充入密度大于空氣的二氧化碳。
力和運動知識歸納
1.牛頓第一定理:一切物體在沒有遭到外力作用的時侯,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牛頓第一定理是在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chǔ)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下來的,因此不能用實驗來證明這一定理)。
2.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牛頓第一定理也稱作慣性定理。
3.物體平衡狀態(tài):物體遭到幾個力作用時,假如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當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就稱作二力平衡。4.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假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仍然線上,則這兩個力二力平衡時合力為零。
5.物體在不受力或遭到平衡力作用下就會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簡單機械和功知識歸納
1.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就叫杠桿。2.哪些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1)支點: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點(o)(2)動力: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F1)(3)阻力:阻撓杠桿轉(zhuǎn)動的力(F2)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1)。(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3.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qū)懽鳎篎1L1=F2L2或?qū)懗伞_@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fā)覺的杠桿原理。4.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7.滑車架:使用滑輻條時,滑車架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1.功的兩個必要誘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估算:功(W)等于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功=力×距離)
3.功的公式:W=Fs;單位:W→焦;F→牛頓;s→米。(1焦=1扭矩).4.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5.斜面:FL=Gh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螺栓、盤山道路也是斜面)
6.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估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估算公式:。單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機械能知識歸納
1.一個物體才能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能量)。2.動能:物體因為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3.運動物體的速率越大,質(zhì)量越大,動能就越大。4.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5.重力勢能:物體因為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6.物體質(zhì)量越大大氣壓強表達式為,被舉得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7.彈性勢能:物體因為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8.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9.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合稱。(機械能=動能+勢能)單位是:焦耳10.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
形式有:動能重力勢能;動能彈性勢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類大量借助的機械能有生物質(zhì)能和水能。
化學公式
svt速率公式:
化學量單位v速率m/skm/hs路程mkmt時間sh單位換算:1m==10dm=102cm==60min=3600s;1min=60s公式變型:求路程svt求時間
化學量單位tsv
G重力N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m質(zhì)量kgg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g=9.8N/kg;簡略估算時取g=10N/kg。G=mg
合力公式:F=F1+F2[同仍然線同方向二力的合力估算]
F=F1-F2[同仍然線反方向二力的合力估算]
密度公式:mV
化學量單位ρ密度kg/m3g/cm3m質(zhì)量kggV容積m3cm3單位換算:1kg=/cm3=1×103kg/m31m3===1cm3
壓強公式:F浮=GF
化學量單位F浮壓強NG物體的重力NF物體浸入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N化學量單位F浮=G排=m排gF浮=ρ
水
gV排
G排物體排開的液體遭到的重力NF浮壓強Nρ密度kg/m3m排物體排開的液體的質(zhì)量kgV排物體排開的液體的容積m3g=9.8N/kg,簡略估算時取g=10N/kg
F浮=G
浮力公式:Fp=S
化學量單位F浮壓強NG物體的重力N提示:[當物體處于懸浮或漂浮時]p浮力Pa;N/m2注意:S是受力面積,面積單位換算:指有遭到壓力作用的1cm2=10--4m2F壓力N那部份面積1mm2=10--6m2S受力面積m2化學量單位液體浮力公式:p浮力Pa;N/m2p=ρgh
ρ液體密度kg/m3h深度mg=9.8N/kg,簡略估算時取g=10N/kg化學量單位注意:深度是指液體內(nèi)部某一點到自由液面的豎直距離;提示:應用帕斯卡原理解題時,只要代入的單位相同,SSFS2或22帕斯卡原理:∵p1=p2∴1無須國際單位;
化學量單位杠桿的平衡條件:F1動力NF1L1=F2L2
F1L2或?qū)懗桑篎2L1
L1動力臂mF2阻力NL2阻力臂m提示:應用杠桿平衡條件解題時,L1、L2的單位只要相同即可,無須國際單位;滑車架:
化學量單位1F=nG總化學量單位F動力NG總總重N(當不計滑輪重及磨擦時,G總=G)n承當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
s=nh
s動力通過的距離mh重物被提高的高度mn承當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對于定滑輪而言:∵n=1∴F=Gs=h
1對于動滑輪而言:∵n=2∴F=2Gs=2h
機械功公式:W=Fs
功率公式:WP=t
化學量單位W動力做的功JF動力Ns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m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Gh化學量單位P功率WW功Jt時間s單位換算:1W=1J/s1馬力===106W機械效率:
W有用W總×100%
化學量單位η機械效率W有有用功JW總總功J
提示:機械效率η沒有單位,用百分數(shù)表示,且總大于1W有=Gh[對于所有簡單機械]W總=Fs[對于杠桿和滑輪]W總=Pt[對于起重機和抽水機]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guān)于《201*九年級數(shù)學公式總結(jié)》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201*九年級數(shù)學公式總結(jié):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