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二力平衡 一、教學目標 1、數學概念 (1)了解平衡狀態和平衡力; (2)了解二力平衡的條件生活中有哪些二力平衡現象,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的運動狀態,平衡力的合力; (3) 了解平衡力和相互斥力的優缺點。 2、科學思維 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實驗方法,理解理想實驗的本質。 3、科學探究 通過實踐和探究,中學生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 培養中學生求知若渴,樂于在日常生活中探索自然現象和數學原理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理想主義。 . 4、科學的心態和責任心 培養中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敢于發現、樂于探索、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兩力平衡的條件 教學難點:力與運動的關系 三、教學分析 1、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力有簡單的認識,但在為了讓中學生初步建構力的概念,最好從中學生熟悉的生活和生產中的大量例子中,把力形象化為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教學中要注意引導中學生舉例、分析、討論,歸納出以下關于力的三個實質性內容: (1)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 (2)力形成的療效: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物體的形狀。 (3) 物體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本節內容是中學生第一次接觸力的概念。 它更具體。 教學要求不宜過低、過急。 力的概念將在以后的教學中逐步推廣。
4、通過多媒體,可以為中學生提供大量直觀的感性材料,更容易攻克難關。 5、教學過程自始至終貫穿于新課程的立體課程目標。 四、教學過程(一)新課介紹開門見山:(一)你知道物體處于什么狀態叫平衡狀態嗎? (2) 達到平衡的條件是什么? (3) 力平衡時如何處理三個公共點之間的關系? 中學生答題(二)新課講解兩力平衡的條件例一:如圖,小球靜止在斜面上,不考慮任何摩擦力,如果垂直擋板從垂直位置輕輕繞O點轉至水平位置,在此過程中擋板對球的壓力F1和坡度對球的支撐力F2的變化為()A。 F1 先減后弱生活中有哪些二力平衡現象,F2 還是減 B F1 先減后減,F2 還是減 C F1 和F2 還是減D F1 和F2 還是減球的? 這些力之間滿足什么樣的關系? 中學生:在重力作用下,木板的彈力和斜面的支撐力,這些力的合力為0; 班主任:他們的關系有哪些具體的解決辦法? 班主任:在動態平衡過程中,哪些力是不變的,哪些力是變化的,又是如何受到影響的? 中學生:重力不變,但擋板在變化,導致F1和F2發生變化。 設計意圖:鼓勵中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體驗解決數學問題的樂趣,學習科學探究方法,培養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養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心態,逐步樹立科學和創新精神。
環節四:總結作業 在總結中,我會以問題的形式對題目進行總結,梳理本課的知識點。 在作業分配環節,完成課后第三題。 (三) Two-force 1. Two-force 如果一個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而兩種力量互相稱呼。 平衡。 2.兩力平衡的條件。 如果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在同一條直線上,則這兩個力會在不同的點上相互平衡:同一個物體和不同的物體。 主題網絡(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