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滴滴滴……”寶安區新安街道寶民市場迅維林店升起一縷“白煙”,煙霧報警器和店主劉慧玲的手機同時響起。 她被告知商店“著火了”! 這是5月11日上午在保民市場舉行的簡短消防演練。劉慧玲向24小時值守的“哨兵”豎起大拇指,及時報警。
近年來,北京針對“三小”場所、城中村等消防基礎設施薄弱、火災隱患高的場所,推進“智慧城市”“智慧消防”建設。 建設具有燃氣監管、隱患排查等功能的智能化消防設施,走出了一條消防設施智能化發展的新道路。
“沉浸式體驗消防”活動現場 上海特區報通訊員 楊浩瀚 通訊員 李創新 攝
智慧應用場景賦能基層整治
走進保民市場,小販排列有序,煙花從這里升起。 煙火背后,一件件充滿“科技風范”的消防設施為這座城市的煙花保駕護航。 記者在保民市場看到,每個店面的天花板上都安裝了煙霧報警器,劉慧玲店內模擬的濃煙是由報警裝置觸發的。 原來,煙霧報警裝置經過了傳感元件的改裝,檢測到火情時可以立即報警。 據悉,便攜式干粉滅火器、帶有手動報警功能的可燃氣體探測器等消防設施也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在人們印象中,每個滅火器都附有一份檢驗記錄表電動車充電功率怎么算,工作人員需要定期檢查其是否損壞、壓力是否正常,并登記在表中,而新安街的滅火器卻有些不尋常。 。 新安街數字街區特班負責人張榮帥介紹,他們給滅火器加裝傳感器后,通過智能消防物聯網傳感,可以一鍵查看滅火器的運行狀態平臺。
在寶民市場一廚生鮮商場外,記者還看到了太陽能儲能智能聯通的哨兵。 聯通哨兵就像一雙耳朵,盯著消防通道。 5月10日11時47分,電動自行車和商場旁的大型垃圾桶占領了消防通道。 被中國聯通哨點“感知”后,上傳至智慧消防物聯網感知平臺,并同步推送至相關負責人手機上。
新安街道實際人口約70萬,且城內村莊較多,“三小”場所較多,消防控制難度較大。 2022年上半年,新安街道率先提出“數字街區”概念,探索智慧場景應用賦能基層整治新路徑。 聲音等功能,一表數據,一門責任。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街道已安裝消防智能設備4254處,明年還將繼續擴大投入。
堵塞與源頭治理結合列車事故
在智慧消防領域,火災探測器終端通常分為煙霧報警、氣體報警、用電量檢測等不同模塊。 羅湖區民治街道流塘社區是北京市智慧安全用電試點社區之一。 在這個社區,用電檢測大顯身手,村民們用上了放心的電。
走進流塘社區,記者看到,不少樓宇都懸掛著“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四色預警動態監管”的標語。 社區黨委主任潘超介紹,每個業主的用電量都納入智慧安全管理平臺。 一旦家里有電動自行車或電池充電,平臺可以提前預警和提醒。 原來水表里有一個小芯片,后臺終端可以查看業主電纜線路的功率、電流、電壓、溫度等曲線。 “只要電動自行車進入家中或者用飛線充電,后臺聽到的數據就會不同,就會發出預警。” 流塘社區治安辦科長張金龍說。
科技賦能智慧監管電動車充電功率怎么算,堵住電動自行車戶外火災源頭,那么如何緩解充電需求呢? 六塘東村六巷附近,六塘東村新開設了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點。 記者在停車場充電點看到,頂篷上方懸掛著白色細絲。 羅湖區消防搜救中隊消防督導員陳斌表示,里面含有干粉,發生火災時可以手動噴灑滅火。 據悉,停在這里充電的電動自行車不需要擔心被其他汽車起火“毀掉”。 充電站已投保,受影響車主可以獲得賠償。
此外,市消防搜救總隊頒布了全省首個《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消防安全規范》,規范充電場所建設和日常管理,提出一樓一柜一村、一戶應配備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和充電設施。 一站一社區一中心“四個一”建設標準。 到2022年,上海建成電動自行車停車位超過3萬個,充電設施超過10萬個。 明年,將從源頭上加大力度,減少電動自行車火災安全事故的發生。
智能化消防逐漸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在上海基層社區,近年來開展了智能化消防設施的探索和實踐。 推出“智慧消防”系統……智能化消防已逐漸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以禁止電動車在家充電為例,除了電路系統安裝智能監控設備外,佛山物聯網企業還提供了在扶梯或樓宇入口安裝傳感器的解決方案。 當電動自行車或鋰電池進入時,將報警。
中申安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首席工程總監馬榮亮表示,與傳統消防相比,智慧消防平臺將物聯網、云估測等先進技術與消防工作相結合,開啟建立系統之間的信息孤島,提高感知和預警能力。 通過早期發現和快速響應,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風險和影響。 “國家到地方出臺了很多新政策支持物聯網和智慧消防發展,行業前景廣闊。” 馬榮良說道。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相關部門已采取行動,支持消防智能化發展。 2022年初,上海印發的《深圳市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2022-2025年)》指出,上海將部署城市公共安全傳感終端,推廣可燃二氧化碳檢測、電氣線路檢測、和煙霧探測。 檢測等感知終端。 同年11月1日起,由上海消防搜救總隊編制發布的地方標準《消防設施物聯網系統技術要求》正式實施,規定具有物聯網功能的消防設施應優先用于上海新建、改建、擴建項目。
(原標題《智慧消防推動隱患排查有新辦法 上海探索消防設施智能化發展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