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 能夠通過實驗探索平面鏡的成像特性。
2.通過平面鏡的成像特性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3體驗通過替換的方式確定圖像位置的研究方法。
4在探索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對稱性,體驗克服困難、解決數學問題的樂趣。
主要困難
1. 焦點:探索平面鏡成像特性的實驗。
2、難點:理解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學習過程
復習知識:
1、光的反射定理的內容:
2、如實驗所示,像射擊光線一樣制作兩條反射光線。 2.探索新知識
(1)任務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 思考以下問題:
平面鏡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全身鏡,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這樣的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呢? (朋友們猜測討論)
2、制定方案并設計實驗:
嘗試討論以下問題,并根據問題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
① 在平面鏡中確定物體的像,應以什么物體為鏡面? 平面鏡還是平板玻璃?
②使用平板玻璃作為平面鏡時,選擇哪種物體成像效果最好、最清晰?
③如何確定圖像的位置,如何比較物體圖像的大小關系,如何確定物體圖像的位置關系?
④ 如何知道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還是實像?
3. 進行實驗并收集證據:
小伙伴們,找到椅子上的設備試試,行不行?
請根據以下條件從給定的實驗設備中選擇您需要的設備:
兩支相同尺寸(長度、粗細)的蠟燭,一支小蠟燭,一支大蠟燭,一面平面鏡,一塊平板玻璃,一個支架,一張方格紙,一對相同大小的三角板(30°,60°)幼兒園平面鏡成像教案,一個刻度尺。
4、合作交流:中學生根據實驗情況進行分析論證:
實驗結束后,需要進行分析論證幼兒園平面鏡成像教案,才能確定研究結果是否正確。 可以要求中學生解釋探究推理中哪些內容與猜想一致,哪些內容不一致。
推論:平面鏡的成像特性:
1)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和物體的大小。
2)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到平面鏡的距離之間的關系是。
3)圖像的左右與物體的左右的關系是。
4)圖像的上下與物體的上下關系為。
5)當物體遠離或靠近平面鏡時,物體的圖像的傳播情況是。
圖像的大小和形狀的變化是。
【《平面鏡成像特性》優秀案例分析】相關文章:
1、《紀念碑》優秀學習案例
2、《呼喚風雨的世紀》優秀學習案例
3、小雪花優秀學習案例
4、小語語言優秀學習案例
5、《鯨魚》優秀學習案例
6. 物理優秀案例
7、學前教育優秀學習案例
八、無線AP的特點
9. 中學語文學習優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