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1) 力:
1 定義,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稱為力。 兩個物體沒有必要相互接觸。 這些定義比較淺顯,但根據日常經驗很容易理解。
2 常見的力:重力、彈力、壓力、摩擦力、浮力等。
3類:自然力:根據力的性質命名的力,如重力、彈力等; 治療力:根據力對物體的作用而命名的力,如壓力、浮力等。 注:1重力是由月球的吸引力形成的,重力不等于月球的重力
2.注意重力方向始終垂直向上
(2)力的說明:
注意圖和力圖之間的區別。
1、大小:用線段的寬度表示,有時要注意刻度值(如圖) 2、方向:箭頭指向力的方向
3、作用點:力示意圖的起點(部分力為終點),通常是物體的重心,也有的如壓力、摩擦力等是接觸面
(3)力檢測:
1 工具:彈簧測力計:結構:叫勾度盤、電阻值、分度值 2 測試時,力方向沿軸線方向,注意調零!
3閱讀時注意平視(這在以后的數學和物理實驗中非常重要,從學習開始就必須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 這里有一個問題:如果將相同質量的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的兩端,則讀數就是該物體的重力
(4)重力:
1 形成,月球表面附近的物體受到月球的吸引力而形成的力就是重力。
2 尺寸,G=mg,g為固定值(但各地數值不同),通常為9.8N/kg或10N/kg,視具體情況而定。 3個方向,垂直向上,注意不是垂直向上,也不能說是指向地心(不是嚴格指向地心,后面你就會明白)
(5) 摩擦力,
一、生產條件:
1.相互接觸且有力(壓力),即有壓力但不一定有摩擦,有摩擦就一定有壓力
2.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注意,這是相對運動。 有相對運動時形成滑動摩擦,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形成靜摩擦。
2.尺寸: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成反比靜摩擦力:根據兩個力的平衡求解
3、影響因素:壓力、接觸面粗糙度,注意與接觸面積無關!
4、測量:注意彈簧測力計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牛頓定理解釋了原因)。 另外,測力計可以固定,木板拖動(此時不是勻速)最容易控制,因此也最準確。注:重要的是
5 注意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的區別以及自行車等例子。
第二章
(1)、力合成
1 兩個力的合成: 1.利用平行四邊形定律或三角形定律(兩者是相通的)
2、用力畫圖的方法;
2 多個力的合成:注意這樣一個問題:幾個力平衡,去掉F1,剩下的力合起來(應該是大小相等且與F1方向相反的力)
注意力合成時,力的作用點必須是一個點,并且只能合成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力。
(2)、牛頓第一定理:
1、當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或合外力為零時,做勻速直線運動或保持靜止(即處于平動平衡狀態)。 牛頓第一定理簡單地指出,物體具有保持其原始運動狀態的屬性。 又稱慣性定理注意,力不是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2 慣性: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
質量是慣性的量度。 質量越大,慣性越大,即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可能性越小。 反之,力越大,越容易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注:1.慣性定理與慣量的區別
2. 慣性不能稱為行動。 行動指的是力量。 3、慣性只與質量有關,與速度無關
(3)力的平衡:
1、力平衡:如果一個物體靠兩個力保持平衡,則這兩個力必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平衡力的特點)。
2、對比,斥力與反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不同物體。 請參閱牛頓第三定理來理解其中的差異。 這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4) 力和運動:
1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保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注意牛頓和亞里士多德觀點的差異,注意伽利略的實驗化學方法。 (這標志著現代化學科學的開始)
2 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力但總外力為零時,或處于靜止狀態,即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時,做勻速直線運動
3、當物體的合力不為零時,在合外力的方向上高中重力與彈力知識點總結,速度減小,是變速運動。 初速度與合外力方向一致為直線運動,不一致則為曲線運動
第三章
(1)浮力、固體浮力和流體(液體和二氧化碳)浮力區別對待,浮力是單位面積上壓力的大小,
1帕斯卡單位(以帕斯卡先生對化學的貢獻命名),即P=N/S,單位為:1Pa=1N/m2,2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指向力-承載物體
(2)液體浮力,1 液體內部浮力與深度有關,浮力=液體密度×g×h,記住這個公式,壓力推導非常有利。 2 液體內部某一點的壓力在各個方向上都是相同的,同一高度的壓力相同,不同深度的壓力不同。 3 帕斯卡定律:液體可以傳遞浮力。
4、注意液體的內部浮力。 如果表面存在大氣壓力,則應將大氣浮力計入計算中。 但大多數情況下,其他部分也會考慮大氣浮力并相互抵消。 需要注意的是,上式只是液體引起的壓力,還需要加上液體傳遞的大氣浮力,才是該位置的真實浮力。
(3)連接器及液壓技術
該連接器也基于帕斯卡定律。 液體傳導浮力而不是壓力。 連接器兩端面積的差異導致壓力不同。 小端提供較小的壓力,可以在面積較大的一端形成較大的壓力。 壓力。
(4)大氣浮力
由于大氣密度低,高度變化引起的浮力變化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可以認為大氣中所有地方的浮力近似相等,(高山等特殊地方除外)和高海拔地區)。 大氣壓的單位是atm,也是常用的壓力。 單位:1atm=。
第四回
(1) 流體中的運動
流體中的受力分析比較復雜,需要注意兩個問題:曲線球和客機的飛行原理。
(2)壓力
1 壓力=液體密度×g×V,即物體所受的壓力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方向垂直向下(與重力相反)。 注意重力和壓力之間的內在關系。
2、壓力與重力的關系決定了物體在液體中的狀態:如果重力小于壓力,則大勢下沉,也可以減速上升最后停止下沉或加速下沉最終沉入水底。 如果重力與壓力相等,它就會漂浮在任何位置。 如果重力大于壓力,一般會趨于上升,也可能會減慢、下沉,最終停止并開始上升或加速上升。
第五章
(1)功:功是能量轉化的計量,功不能說是能量,但功是變化過程中的能量。功對應關鍵功能之一
過程,而能量對應于某個時刻
做功有兩個條件,一是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連接一定的距離。
(2) 杠桿
杠桿平衡的原理,即杠桿兩端的力與力距的乘積相等,則杠桿靜止或勻速旋轉(旋轉平衡)。
注意杠桿的一個應用:托盤平衡高中重力與彈力知識點總結,這是一個特殊的應用,力距是相同的,通過調節平衡螺絲實現初始平衡,然后將右端的力距與重量和自由重量。滑輪:滑輪可以想象為等臂杠桿。 此時與托盤平衡的分析類似,只不過杠桿是動態的,原理也類似。
(3)功能原理和效率問題
注意有用功、無用功、總功和機械效率的概念。 請注意,機械效率永遠不是 100%!
(4)能源
1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之和就是機械能,當沒有重力或彈力以外的力做功時,機械能守恒
2.能量轉換,從一種能量轉變為另一種能量。
3 能量轉移,相同能量在不同物體或系統之間的流動。
4 機械能的轉換通常是指動能和勢能之間的相互轉換。 在這個過程中,動能和勢能之和保持不變。 即能量的總和不變,只是能量的方式發生了變化。
5 更廣泛意義上的能量守恒是指所有能量的總和不變,只是在不同類型之間進行轉化,而且能量的轉化是有方向的,熱量越來越多,而其他的,如機械能和物理能能量,越來越少,也就是能量質量越來越差。 因此,人類不斷開發新能源,以提高可用能源的質量。 水能和生物質能是兩個重要方面,其他太陽能和核能也在大力發展。
【初二數學知識點匯總】相關文章:
高考數學熱備考知識點04-18
初中語文第一冊知識點盤點06-30
高考數學通用備考材料知識點匯總04-03
高考數學考點熱機效率知識點匯總03-30
化學班主任期中總結09-30
初中學習總結01-01
中學數學教育實踐總結04-30
化學課老師總結15篇01-06
化學班老師年終個人總結10-24
高中數學班主任個人總結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