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資源說明:
《2019版《提分書》高考數學普考練習篇:第三課重力、彈性、摩擦詞版附分析.pdf》為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訊-天天圖書館.
1. 3 1. 彈性的存在、方向和大小 a. 用假設的方法(一)判斷有無彈力(多選)(改編自2018年,6分)水平面為 θ。 一根細而輕的線,一端固定在坡頂,另一端系一個小球,線與坡平行。 球的質量為 m。 小球左側有垂直擋板,重力加速度為g,小球停在斜坡上,忽略所有摩擦力,則()A。 擋板對球的彈力可以為0B。 細線對球的拉力可能為0C。 坡度對球的支撐力可能為0D。 細線和擋板對小球的排斥力可能都為0 答案:AB 分析:假設擋板和小球不再接觸,小球受重力影響,
2、細線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撐力保持靜止,故A項正確。 假設細線與小球不再接觸,小球在擋板彈力、斜面支撐力和重力作用下保持靜止,故B項正確。 假設斜坡不與球接觸,球就會擺動,那么斜坡對球一定有彈力,所以C項錯誤。 假設擋板和細線不與小球接觸,小球受到垂直于斜面的支撐力和垂直向上的重力作用,小球向上滑動,所以細線和小球的排斥力球上的擋板不能都為0,所以D項錯誤。 b.結合運動和力分析彈力的大小和方向(二)(多選)(經典題,6分)桿的傾斜角度為θ,固定在傾斜桿的上端
3. 有一個質量為 m 的小球。 下列關于桿對球的斥力F的判斷中,正確的是()A。小車靜止時,F=mgsinθ,方向沿桿B向下。小車靜止時, F=mgcosθ,方向垂直于桿向下 C. 小車勻速向右運動時,必有 F=mg,方向垂直向下 D. 小車勻加速向右運動時對,肯定有F>mg重力彈力摩擦力教案,方向可能是順桿向下。 一定是反過來的,F=mg,方向垂直向下,所以A、B項錯誤,C項正確.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mg 和 F 的組合
4、用力要向右水平,如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F>mg,方向可能是沿桿向下,故D項正確。 (3)(多選)(改編自2018,6分) 如圖所示,桿BC的B端用鉸鏈固定在垂直墻上,另一端C為滑輪。 一根繩子系在重物G上,通過滑輪固定在墻上的A點,桿剛好平衡。 如果繩索的A端順著墻壁平穩向上移動(不考慮BC桿、滑輪、繩索的質量和摩擦力),則()A.兩段繩索的拉力相等,保持相同 B. 兩段繩子的張力相等但變化 C. BC 桿在 C 端的彈力沿桿的方向從 B 指向 CD。 BC 桿上的壓力被繩索減小 答案:ACD 分析:同根繩索無論質量如何,繞過光滑輪分成兩段,則兩段
5、兩根繩子的拉力大小相等,仍等于重物的重力,故A項正確,B項錯誤。 選取繩索與滑輪的接觸點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受力進行分析,如圖所示,由于BC桿可以繞B端自由轉動,所以BC桿對C端的彈力平衡時沿桿的方向從 B 指向 C。 故C項正確。繩索中的彈力大小相等,即F=F=G,C點處于三個T1T2力平衡狀態,三個力的示意圖可以轉化為形成一個封閉的三角形,如圖中實線所示。 直壁之間的傾角為θ,則根據幾何知識可知F=2Gsin,當繩子A端沿壁向上運動時,2繩的拉力保持不變,θ減小,F也減小,根據牛頓第三定理知道BC極被繩子束縛
6、壓力降低,故D項正確。 C。 利用胡克定律和平衡條件估算彈力(四)(2017省Ⅲ,6分) 將一根輕質彈力繩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的兩點上,彈力原長繩子也是80cm。 在彈力繩的中點掛一個鉤子。 彈力繩平衡后總粗度為100cm; 然后將彈力繩的兩端移動到天花板上的同一點,彈力繩的總寬度變為 伸長率始終在彈性極限內) () A. 86cm B. 92cm C. 98cm D. 104cm 答案:B 解析:平衡時繩子的總寬度為100cm,則每段繩子的寬度為50cm,平衡時彈力繩與水平方向的35°傾角為θ,則sinθ
7.=,每段彈力繩的拉力為T,則2Tsinθ=mg,解為T=mg。 根據胡克561定理,T=kΔx,Δx=10cm,求解k=mg,將彈力繩的兩端連接到同一點,則2kΔ=mg,則Δx=6cm,總寬為80cm+ 2×6cm=92cm ,故B項正確。 22。 摩擦力的方向、大小和突變 a. 判斷關于摩擦力的說法(5)(改編自2018年,6分)關于兩個物體之間的彈力和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與彈力B成反比。摩擦力的方向垂直于彈力C的方向。兩個水平疊放的物體,內部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為其自重
8. D. 摩擦只能是阻力重力彈力摩擦力教案,不能是動力。 答案:B 解析:摩擦力有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彈力成反比,但靜摩擦力不一定相同,故A項錯誤。 彈力的方向始終垂直于接觸面并指向被壓或支撐的物體,摩擦力的方向始終沿接觸面并與接觸面相切,故B項正確。 重力是月球對物體的引力的分力,壓力是物體下方給予的彈力,所以C項錯誤。 靜摩擦和滑動摩擦的方向是由接觸的兩個物體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決定的,而不是由單個物體的運動方向決定的。 當摩擦力方向與物體方向相同時,